海辰友邦承建武昌紫陽公園智能化工程獲得好評




紫陽公園始建于1951年,因園內紫陽湖而得名,是武漢市武昌區唯一一處有自然湖泊的公園,其總面積443畝,其中陸地面積238畝,水域面積205畝。建園以來,公園建設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特別是2001年以來,市區政府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對公園基礎設施進行了較為徹底的改造,對二十多年來未凈化的湖水進行了治理,對公園環境進行了全面整治,使公園面貌和服務功能邁向了一個新臺階。
2012年,經湖北省旅游局報請國家旅游局批復,包括紫陽湖在內的“武昌首義文化旅游區”成為4A級旅游景區。與此同時為了響應國家文明建設的號召和公園內部管理中完整的安防及信息化系統建設和突出智慧型公園的應用需求,實現視頻結構化智能分析、報警、信息發布和導覽、人像數據應用(人臉、客流)、反恐裝置、無線WIFI、智能垃圾分類、三維立體信息展示、生態物聯網和微信服務等系統并實現多系統統一管理,結合公園智能化綜合信息管理平臺GIS電子信息地圖,打造智慧、綠色、生態和人文型主題公園,最終提升公園內部管理力度和市民游客的體驗服務,以滿足公園的安全及信息化服務要求。
最終結合實際需求及智慧化公園的系統架構規劃,武漢海辰友邦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為紫陽公園設計安裝了13種應用管理系統。
1、人像大數據應用系統
將人臉識別、大數據、云計算技術與公安實戰技戰法相結合,依托人像資源庫整合匯聚的人像大數據,提供事前高危人員預警、事中重點人員布控、事后人員蹤跡查詢、身份核實的全過程應用功能,為公安治安防控、刑偵破案、反恐防暴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2、客流分析統計系統
人員管理系統采用視頻智能分析實現市民游客人數統計,實時統計市民游客進出人數,當公園內市民游客人數超標,可及時通過LED顯示屏提示總體保有量情況提示,防止公園內市民游客過多,并可結合公園實際情況,統計公園內熱點的分布情況,及時引導市民游客分流,為公園客流有序參觀放行,保障公園正常運行及防止群體性不良事件提供有力支持。針對公園危險區域,支持公園的周界防范和危險報警提醒,同時實現公園密度分析智慧管理。
3、信息發布及導覽系統
信息發布系統主要包含室內及室外兩部分內容。室內信息發布主要采用LCD信息發布屏對公園相關的廣告、注意事項及常規的推送內容進行信息發布;室外的主要采用防水LCD信息發布結合信息發布主機進行公園宣傳、信息導覽、游客人數、空氣質量、擁擠程度、上級指示精神及緊急事件的發布,為公園提供更加完備的信息化服務。
4、指揮調度大屏管理系統
公園指揮調度中心大屏顯示系統作為智慧化公園核心的管理系統,可將公園信息全面整合共享在大屏上,建立一個集中展現、運維、管理、協調、指揮、調度的綜合環境。主要對公園前端信息采集、智能分析等可視化數據集中投放到大屏,實現公園管理人員日常多業務聯動控制、精細化動態和跨部門聯合指揮調度管理。
5、人臉門禁系統
主要解決公園重要場所的出入口的安全問題,門禁管理軟件秉承統一管理的理念,同時以視頻綜合管理平臺為基礎,采用B/S架構配置、C/S架構控制結合的方式,配置端極大的滿足用戶對于操作方便的體驗需求,對門禁資源、卡片、人員、權限等進行一體化管理,以監控中心、區域為單位實現了物理概念與邏輯概念的巧妙融合。控制客戶端對門禁資源進行統一的操作管理,對事件實現中心化管理,從而在滿足公園管理處對出入口安全需求的同時,給予統一、集中、系統化管理的解決方案。
6、AR云鏡全景展示系統
利用先進的視頻分析算法和多目標跟蹤算法程序,實現自動或手動對全景區域內的多個目標進行區域入侵、越界、進入區域、離開區域行為的檢測,并可輸出報警信號和聯動云臺跟蹤,從而滿足高等級要求的安保需求。
部分大區域場景會遇到監控覆蓋不全的現象,用多個監控也不能做到完全覆蓋并且多個監控圖像不能進行無縫拼接。全景攝像機自帶拼接服務器功能,可以將自身各個攝像機圖像無縫拼接輸出。覆蓋整個場景無死角監控。其球機還可放大查看細節,全景和細節兼顧。
7、三維立體信息展示系統
以公園現實數據和三維電子地圖數據庫為基礎,按照一定比例對公園或公園各景點、人文景觀等重要區域其中一部分的一個或多個方面的三維、抽象的描述。通過直觀的地理實景模擬表現方式,為公園管理和市民游客提供地圖查詢、出行導航等地圖檢索功能,同時集成生活資訊、電子政務、人文地理、虛擬社區、出行導航等一系列服務。另外通過三維電子地圖二次開發嵌入方式接入智能化公園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地圖結合物聯網、智能分析等設備的集中管理應用,從而提升系統整體日常的指揮調度管理。
8、反恐智能防沖撞系統
通過在公園主要出入口或禁止行車路段安裝升降柱,可有效對車輛和人群隔離,防范市民游客惡意或意外交通事故造成群體人身傷害事件,當有緊急情況發生需要車輛通行時(如消防車、急救車),保安人員可手動或智能控制升降柱快速降落,有效的解決了現在普遍使用的石墩/石柱移動費時、費力的缺點。
9、公園無線網絡應用系統
公園無線網絡應用系統主要利用城市光纖網絡資源,在公園范圍內的室內室外空間實現WIFI網絡全程覆蓋;無線網絡可以通過公園無死角全覆蓋的網絡無線AP,實現市民游客在公園休閑、游玩就可以利用WIFI上網,享受網上沖浪的快感;同時通過WIFI信號的全覆蓋保障智能物聯網信息設備的傳輸和控制,且所有WIFI熱點全部通過公安部網絡安全認證,WIFI熱點鏈接認證界面可以發布公益信息和政府公告,拓展政府宣傳渠道,提高宣傳效果。
10、全維度智能物聯系統
公園智能物聯系統主要是把空氣、土壤、水質、光源、智能感知、智能灌溉、智能照明、智能跑道、智能垃圾分類等數據集中應用管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監測、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通過智能物聯系統,實現聯動公園照明和綠化灌溉智能智能控制,全面感知、實時掌控、指揮調度、智能預警、決策分析等功能,為公園提供最便捷的智能服務與管理。
11、智能垃圾分類系統
系統依托當前最先進的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從垃圾分類宣傳、垃圾分類投遞、垃圾分類收集、垃圾分類清運、垃圾分類處理等方面著手,對垃圾分類各個環節進行智能化管理,逐步解決公園垃圾分類、綠色公園管理工作所面臨的困擾,為公園提供環境衛生研究、咨詢、設計、建設、運營、設備等專業化服務,從而建立一套綜合性的垃圾分類管理系統。
12、基礎數據鏈路交互系統
從全局的角度考慮公園現有及未來的數據應用系統的建設及所需管網和數據鏈路、接口預留,確保本期地下主管管網和分支管網完全敷設到主干道、湖心島、景觀室內等區域,從而降低后期公園信息化建設的投入成本。另外主干網絡保證控制中心到各區域鏈路滿足本期使用及后期建設的冗余。安全方面,各子系統網絡規劃應獨立于公園現有信息化網絡設備,公園與上級單位或其它部門數據共享應充分考慮數據安全配置相應網絡設備安全,從而保障系統安全穩定的運行。
13、智能化綜合信息管理平臺
基于武昌區城局局現有智能化公園項目建設平臺功能已實現武昌區城管局與各公園管理處綜合指揮調度管理功能,具體包含單位數據子系統、指揮調度子系統、事件處置子系統、實時視頻監控子系統、巡查員出勤管理子系統、績效考核子系統、統計研判子系統、應急指揮子系統、執法執法子系統、基礎信息管理子系統、手機APP終端和微信公眾號的建設。
此次,智慧化全面升級主要圍繞打造“4A級智慧旅游景區”為目的,實現紫陽公園智慧信息綜合管理平臺集OA應用、指揮調度、視頻監控、人像數據應用、客流分析共計、AR全景應用、三維立體地圖、信息發布及導覽、反恐防沖撞、智能物聯、智能垃圾分類等系統一體可視化管理。